主講/陳健一 講師 紀錄&文字編輯/許智閔
近年來,科技地圖與GPS的應用,提供我們在生活交通、旅遊…等便利,在文史踏查研究方面,更是提供了一個「穿越古今」的都市藏寶圖。
陳健一老師長年專注於水圳與聚落發展脈絡,由以大台北地區的塭仔圳、瑠公公圳、大坪林圳最為津津樂道,陳老師表示早期僅能使用紙本古地圖與新地圖的比對踏查,所花費的時間甚鉅,幸賴現今有中央研究院開發<台灣百年歷史地圖>系統,可以將新舊地圖同步進行對比套圖,並且結合簡易手機GPS導航,讓每一位對踏查有興趣的夥伴,透過今日的實務操作分享,都能輕易入門上手。
「踏查地圖有了科技的輔助,成果關鍵在於踏查者的資料判讀」
我們對於地圖的應用,最重要在於幫助解析「改變的原因」,不僅是單純發見樣貌的改變而已。地圖上的等高線、水道、道路、橋梁、屋舍、農田、林地…等,都是重要的判讀線索,並搭配報章雜誌的文字記載或訪談口述作為考據驗證,藉此建構出城市發展的脈絡。
「<台灣百年歷史地圖>的操作簡介」
在系統中我們可以選擇各式不同年代的地圖,或自行準備地圖檔案套入系統,接著可以選擇不同的瀏覽模式,像是帶有透明效果的疊圖,或卷軸式切換地圖瀏覽…等。以此方式我們可以快速連結確認地形與地標,或新舊的差異對比,後續再依此線索進行實地踏查和研究。
「水圳與現代都市發展脈絡的共生」
早期以灌溉農田為目的的水圳溝渠,在都市化之後,很多都變成充滿髒亂的排水溝,因此有了加蓋或回填的想法,卻往往忽略了水道在都市可以扮演友善環境調節溫度、提供生態棲息環境、及呈現人與自然環境空間的互動脈絡。現今新北都會區的塭仔圳、大坪林圳、瑠公圳,在都市計畫重劃後,都擁有一些共同關注的焦點,如希望能夠整治水圳環境,盡可能以不加蓋不回填的方式呈現生態水岸綠帶,在都會發展與生態中找尋平衡,這不僅是人們對都市理想環境的新省思。水圳與都市在我們生活的連結,背後蘊藏的是故事、是環境、是發展、是脈絡,並非一成不變,也並非不可不變,而是在於我們想要為自己打造什麼樣的生活和留下什麼記憶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