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坪林地方概述

已更新:2023年4月21日

【地區環境】

・行政:共7里,78鄰。比鄰新北市烏來、石碇、平溪、雙溪;宜蘭縣頭城鎮、礁溪

郷。

・面積:約170平方公里

・人口:約6500人

・地形:坪林區以丘陵與山地為主,屬於雪山山脈山系,海拔約在600-1100公尺,北、東、

南方地勢較高,西部為較低的丘陵地與河谷地形。本區主流域河川為北勢溪,其流

向由東至西貫穿全區,次有金瓜寮溪、姑婆寮溪、𩻸魚窟溪流域。


【地名演變與由來】

坪林區地名由來,源自該區聚落舊名「坪林尾」。早期先民來到北勢溪河谷一帶,在四周充滿樹林的河階地平緩處形成聚落,又因在平地尾端,故稱坪林尾。坪林尾過去是此山區最熱鬧的街市中心,為往來宜蘭、台北之間重要的交通中繼點,以及當地物產的轉運集散處。自日治時期以降,便開始以「坪林」作為全區的行政代表地名至今。


・清-1895年 蕃地

・1901年(日明治34年) 深坑廳坪林尾支廳-轄下十四庄、生蕃地

・1920年(日大正9年) 文山郡-坪林庄

・1968年(民國57年) 台北縣-坪林郷

・2010年(民國99年) 新北市-坪林區


【發展歷史】

坪林早期的山區開墾

清領時期(清中葉-1895)/

據清代史料記載,早期坪林在行政區域屬於蕃地,紀錄有馬來社族群(泰雅族)在此地生活,唯實際人口與聚落位置不詳。在乾隆、嘉慶年間偶有少數漢人開墾此地的簡短紀錄,但較具規模的移墾,需至道光年間,始有金福安、金福成等墾號陸續進山開墾,並在同治年間逐漸形成聚落與街市。當時移墾的族群多以泉州安溪人為主,因此在農業經濟或生活方式,多有原郷的脈絡可循,如山田的耕作、茶產業、石屋…等。


山區經濟開發與衝突

日治時期(1895-1954)

在經濟殖民政策下的坪林,即正式劃入行政區,設立坪林庄役場、派出所、公學校…等,由於坪林山區人煙較稀少,且擁有樟腦、林木豐厚資源,又鄰接宜蘭、烏來一帶泰雅族群聚落交界,故不時有盜匪與泰雅族對當地造成威脅,也因此早期日人常在坪林進行「剿匪」、「剿番」行動,以確保當地的經濟開發與治安的穩定。當時坪林主要的經濟作物為茶葉、樟腦,茶葉自茶園採收後,在坪林尾、水柳腳的街市進行半成品、成品收購與粗茶製作,並透過一般道路的車運或人力搬運至山下的新店或深坑,再轉運至大稻埕、艋舺進行細加工與包裝銷售;樟腦產業則是在金瓜寮,進行樟木砍筏與煉製樟腦,再將製好的成品,交付官方機構收購,屬政府特許產業。


坪林茶鄉與生態觀光

民國時期(1954-今)

光復之後,坪林在過去豐厚的製茶技術,以及茶種改良基礎之下,茶成為當地重要的經濟作物。並在茶業改良場的農業輔導,進行茶樹栽培管理技術講習、茶樹病蟲害及安全用藥、茶樹育種栽培,大幅提升包種茶、紅茶製作品質,將坪林文山包種茶成為新北市最具代表性的農特產。


民國68年,翡翠水庫建設計畫通過,坪林全區成為水源保護區,區域內的開發、農業、畜牧業、建設均受嚴格管制,其中以茶農所受衝擊最大,不僅耕作面積限縮,甚至禁止種植茶樹,後經過地目重劃與相關補償補助措施,茶業才得以有限度的持續發展。


民國95年,國道五號開通後,坪林失去北宜公路中繼休息點的地位,地方人潮大幅銳減,加上生態保育意識抬頭,為落實山林河川保育,許多遊憩地點因而封閉,對地方民生小型經濟產生不小衝擊。坪林面臨轉型挑戰的時刻,重新盤點規劃在地自然、人文、產業特色點,政府與民間共同參與打造在地新亮點,透過茶葉產銷、自然生態步道、聚落人文的遊程串連規劃,近年成功轉型為友善農耕、親近山水的茶文化輕旅行特色區。


【自然與人文亮點】

・坪林老街

・南山寺景觀平台

・坪林觀魚步道

・坪林茶業博物館

・胡桶古道




28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ความคิดเห็น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