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《安坑土地公探詢之內五張庄 深坑口/三城/四城/五城》走讀紀錄

  • 作家相片: 新店崇光社區大學
    新店崇光社區大學
  • 2023年11月3日
  • 讀畢需時 1 分鐘

走讀講師/ 吳柏瑋

走讀時間/ 2023.11.04


在安坑聚落在經過深坑口與三城後,房子密度開始銳減,也意味著愈往山中深處。深坑口與三城為進入三峽前最大的人群聚落,深坑口上方過去有一消逝的小聚落-深坑子,由於山坡地住宅的重新規劃,舊址已成為農園綠地,據說原有的兩間小土地公廟也集中遷建重名為雙福福德宮。


三城為廖姓家族世居地,不僅族人繁多,其家族所信仰的謝府元帥,更因過去守護居民不受原住民侵擾和解決各種疑難雜症,而受在地鄉親建廟成為在地「公廟」日興宮;離此處不遠有一地名-三城湖,位處環山凹地得名,屬於三城的散村小聚落建有三湖宮,創建年代與深坑口建業福德宮相近,皆為嘉慶年間。


四城早期主要由廖、游兩大家族共同開墾,以興盛宮為聚落土地公廟,現廟內留有早期石板小廟遺構供人留念,聚落周遭設有公車總站以及四城公墓,四城公墓旁有一萬善堂,在地稱呼為「十八公」。


五城是暗坑通谷聚落最尾端的聚落,不僅平地稀少,在清代時再向前行,即為泰雅族的生活圈範圍,故早期為人煙稀少的小型聚落。1980年代,隨安坑地區的開發,五城有了中高密度新社區,此區人口才有大幅的成長,也因新社區與舊聚落的位置差異,產生五城五福宮(土地公廟)遷出舊聚落後,香火大幅減少與新居民信仰逐漸脫離的狀況。




Comments



新文山堡地方知識 版權所有©新店崇光社區大學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