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地區環境】
・行政:共12里,107鄰。比鄰新北市新店、深坑、坪林、烏來、平溪、汐止;台北市文
山、南港區。
・面積:約144平方公里
・人口:約7400人
・地形:石碇區地形以丘陵、河谷為主,平地區域稀少,由北向南有三座較高的丘陵,將石碇
分為三個河谷流域區塊,分別為永定溪、石碇溪、北勢溪。
【地名演變與由來】
石碇區地名,源自於崩山溪與烏塗溪匯流處沿岸的聚落名-石碇,以溪流兩岸分東街、西街,為早期淡蘭古道入山前,重要的水陸貨運轉運站之一。其名稱由來說法有二種:
・其一:石碇街聚落至楓子林聚落一帶溪水湍急,船隻需使用纜繩綁住巨石碇泊,故名石碇。
・其二:景美溪上游溪中多有巨石,形狀如同戶碇(門檻),故稱此一區域為石碇。
・1894年 文山堡、石碇堡、蕃地
・1901年(日明治34年) 深坑廳直轄-轄下有石碇街等十四庄、生番地
・1920年(日大正9年) 文山郡-石碇庄
・1953年(民國42年) 台北縣-石碇郷
・2010年(民國99年) 新北市-石碇區
【開發歷史】
山林拓墾與淡蘭古道
清領時期(清中葉-1895)/
清初,石碇區域以楓子林聚落為界,多數為隘線以外的蕃地,有泰雅族居住在石碇、烏來交界山區,早期漢人僅過路山林前往宜蘭,或在乾隆、嘉慶年間有漢人零星入山開墾搭設草寮、屋舍紀錄,惟規模不大尚未成為聚落。直至道光八年(1828),始有詳細史料紀載漢人林先傳招募大量墾戶至石碇街,逐漸形成具有街市規模的漢人聚落。
當時漢人入山開墾,最大誘因是為取得樟木林資源,進行煉製具高經濟價值的樟腦,由於高勞力密集產業鏈的形成,大量漢人開始在山林間開闢產業型與運輸型道路。其中淡蘭古道為路徑最長與支線最多的道路,主幹線分北、中、南三路, 自淡水廳艋舺到噶瑪蘭廳海岸線聚落,大約在嘉慶年間始有建設紀錄,淡蘭古道在清代和日治初期是民間重要的道路,直到日治時代「臺北宜蘭道」完成後,早期的山間小路才逐漸沒落。
產業經濟的快速發展
日治時期(1895-1954)/
石碇地區此時期的開墾,脫離小規模糧食作物與大菁經濟作物的種植,當時主要的農作,有水稻、甘藷、柑橘、茶,其中以茶的種植與製茶技術輔導最為重要,茶成為當地主流經濟作物,茶產業基礎即在此時奠定;昭和16年(1941),台北礦業株式會社在石碇「十八重溪炭田」試開採成功後,鄰近的煤礦礦脈陸續開鑿,為當地帶來大幅度的經濟發展與勞動人口移入,開始帶動永定溪一帶山區聚落的發展。
在建設方面,為使石碇鄰近山區的重要經濟產物-茶、煤礦、林木、樟腦順利買賣,日本政府與民間企業鋪設一般道路、鐵道,縮減往來景美、新店、台北市區的距離與時間,並在石碇設置行政、教育、衛生、金融…機構,及近代基礎民生建設,自此聚落已有完整架構。
聚落發展驟變與觀光轉型
民國時期(1954-今)
民國34年光復後,石碇地區將近有三十年的時間,以煤炭業為最大經濟收入來源,其次是茶業。煤炭業在民國40-60年代達到最高峰,當時開採範圍已遍及永定溪、石碇溪流域一帶山區,石碇、楓子林聚落更是因此繁盛,惟石碇地區礦層淺薄,六零年代中期後,許多業者因產能降低或礦源採盡淡出石碇,加上北宜公路全線的鋪設整修完成,原有交通樞紐的地位瞬間邊陲化,曾熱絡一時的民生產業與勞工開始大量外移,石碇再度恢復寧靜為農業聚落。
民國68年,翡翠水庫正式動工興建,在北勢溪興建集水壩,劃界水源保護區,因而有吊白瀨、乾溝、後子坑口、火燒樟、土地公埔、天車、客人寮8個聚落遷離散庄,其中吊白瀨、後子坑口、火燒樟聚落被水淹沒。其他鄰近水源保護區的山區,則列管限制開發與農作,徹底將農業與人口的分布區域,集中在北勢溪以北。
民國90年代起,自然山林休閒與在地文化觀光興起,石碇重新盤點在地特色資源,以石碇老街豆腐家常小吃、茶、淡蘭古道、皇帝殿登山步道為亮點,重新形塑自然人文意象,規劃出一系列親山近水的健行遊程,讓民眾走入地景,認識石碇產業與人文魅力,帶動在地觀光休閒經濟。
【自然與人文亮點】
・淡蘭古道
・皇帝殿登山步道
・石碇老街
・千島湖
・鱷魚島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