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烏來文化走讀

走讀老師/黃世東、汪秀琴 紀錄&文字編輯/許智閔


探訪路線

烏來吊橋-烏來部落-由奈工坊-信賢步道


烏來舊屬泰雅族生活傳統領域,族人沿南勢溪、桶後溪而居,日治時期普查計有九社(部落)在此,並以屈尺為與漢人生活圈的交界。現今烏來區劃分為烏來、忠治、孝義、信賢、福山,共五里行政區,其中以烏來部落規模最大,不僅是此區的文化、經濟、行政中心,也是現代化開發最早的地方。


烏來吊橋/

烏來吊橋位於桶後溪、南勢溪匯流口,它建設比觀光大橋、攬勝大橋晚,除了具有觀光功能之外,更是對岸部落居民步行前往老街的重要通勤橋樑之一,,站在橋上向烏來老街望去,部落在右邊,商圈在左邊。秀琴老師:「光復後,隨著烏來部落的觀光開發,烏來街已經是漢人的生活圈,族人仍維持過去習慣,以對岸的環山路和溫泉街作為主要生活圈場域,形成一個相當特別的生活景觀」。


烏來部落/

來部落位於環山路與溫泉街一帶區域,主要社區集中在長老教會泰雅爾中會烏來教會,沿著部落階梯走上去,兩旁有著沿山坡而建的住宅,社區牆面上各式的公共藝術介紹著泰雅族傳說與烏來部落的故事,向部落青年與訪客們傳承部落文化。部落平日的生活,除了到山下找尋更多工作機會之外,部分會在山上從事導遊、務農、經營小生意、交通運輸業…等,每周固定上教會做禮拜禱告,當部落有活動時,親朋好友們就會聚在一起相互幫忙,展現出熱情的向心力。


目前在部落保存最老的房子,為一木造屋,建造年代約莫在日治時代後期或光復初期。據汪老師敘述:「過去整條木造街屋比鄰而建,隨著經濟發展與現代化,木屋快速改成鋼筋水泥的房子,現今木屋內仍有部落的老人居住在此。」


由奈工坊/

由奈工坊為部落內其中一個烏來泰雅族工藝工作坊,工作坊內汪老師為大家介紹泰雅族生活文化。在部落傳統上,一位及格的男人要會打獵,女人要會織布,這些知識、技藝都靠部落老人口傳教授,經過學習考驗的青年,在成年禮時會進行紋面,紋面後不僅是責任義務的開始,更是榮耀的象徵及回到祖靈居所的約定識別。然許多傳統在日治時代開始被限制或禁止,造成部落文化的斷層,如:紋面、槍枝狩獵…等;光復後,伴隨著族人離開部落工作和現代化生活的改變,族語、織布、歌謠、音樂、口述歷史…等,遭遇前所未有的大量流失。


近年來,文化保存意識抬頭,族人透過多方協助,將消逝的文化一步一步重新找回,並透過多元的文創轉型、產業升級,讓更多人能夠認識泰雅文化,吸引更多部落青年一同投入傳承使命。


信賢步道/

信賢步道是過去通往福山、烏來的舊公路,自新築北107線為主幹道後,舊路規畫為休閒步道,經信賢種籽親子實驗國民小學,終點至信賢部落與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,沿南勢溪逆流而上,途經共有十個瀑布,蛙類、蝶類、原生植物生態豐富,在內洞一帶上游建有羅好壩,與桶後溪的阿玉壩一同引水到烏來發電廠。


信賢部落漢語舊稱「那哮社」,為泰雅族語「Lahau」的諧音,有樹林濃密之意。部落內山林資源豐富,擁有許多巨木,在日治時代1920年代後期,三井合名會社曾在此經營木業,舖設信賢至烏來間的台車道,作為運送木材之用,並於1940年代,在更上游的南勢溪流域興建羅好壩,足見烏來地區在日治時期,日人與漢人在原住民土地開發的勢力,已完全進入深山。


9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