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言/翻譯 陳瑞益
導言
要追問著人在這片土地為何存在?又為何而來?這樣的疑惑不禁也試問著地方的過去,人在這片土在所擁有的歷史。或許我們曾從街談巷語窺知了歷史的一鱗半爪,又在繁華市聲中忘卻了記憶。筆者不自淺陋,從日治時期紀錄新店的文獻裡,將隱沒的文字再次介紹給心繫土地的人們,第一篇節錄1902年《臺灣教育會雜誌》的〈新店街通信〉,從當時日人的角度窺知了新店的地理概況:
翻譯自〈新店街通信〉, 1902-11-25,臺灣教育會雜誌(節錄)
新店街的位置及狀態
新店街是深坑廳、文山堡內,位於台北南方三里的地方。路途中有堂堂的大路景尾街,優遊地運行著人力車。以香魚著名的新店溪清流,從上游流下的河水,每日運行數艘船隻至大稻埕和艋舺。因為貨物的搬運悉數利用此一河流,所以一部分的路人,也利用船隻通行。從新店街往南一里餘,為屈尺庄,從這裡過去馬上就能進入蕃地。 其他諸如總務課派出所、警官派出所、隘勇監督所等等,以及透過植林事業聞名,土倉氏興起的事業。
在新店的前方,由於藍色水漾的清流,鬼斧神工的怪巖,形成可人的景色。即便或有人說像是京都的嵐山,但如果增添人工之景,會是更美的所在吧。
雖然新店是交通便利,擁有天然景致,受到上天恩賜的地方,但在人事方面,卻相當不佳。
在新店街三百餘戶之中不足千人,比起戶數人煙更加稀少,三十年以降,每隔一年,約二三百人的生命因瘟疫而被奪去,所見些許地方僅剩空屋,顯見地方人口的衰微。
各地都有稱作新店的地方。以我目前所知,有桃仔園邊,淡水,艋舺,基隆。被冠以此一名稱的,皆屬於新開發的地方。此新店街亦是百年前的新開地,在四五十年前變得繁盛的吧。在此之前不過是赤裸裸的貧瘠之地,從地勢、土壤的肥沃程度便能證明。耕地位於街道周圍,不到一甲,其他地方盡是墓仔埔。沿著町家簷角而來的耕地,皆是太平林區的所有,因此必須在商業活動之中生活。
從今天到二十年前的新店,比起現今的景尾,似乎是雜鬧繁盛之地。在深入與廣泛地開拓蕃地之後,從新店到內山之間的住民,是如今的數倍以上,擁有木材、炭、樟腦、大菁、茶等眾多產物。某次佛國(註:所指可能為法國)對本島攻擊之際,防蕃的兵勇悉數引揚,當此外敵當前,所以其後防兵置於今日之地。再說物產,僅有茶、炭、魚類等等。在連米、以及其他物資,皆無可仰賴的狀況下,新店街因而成為今日衰微之狀況。
可是如能設防蕃之道、行開拓之實,我想必能見到昔日的繁盛。依我的實驗來看,傾向衰微的住民,一概處在意氣消沉、自大、怠惰的樣子。此地不具有諸等特質,再加上,從各地集合的住民,因為移動頻繁而人情淡薄,且離蕃地近,屢屢見聞血腥之事,時常需要猛烈的鎮壓。再者,沒有一位能稱為學者之人,像書房教師出身者也無一人,應受教育的要素誠然缺乏。先前新店擁有守備隊,但因為是性情不良的兵卒和下等的內地人(註:在日治時期台灣文獻內所指的內地人,為殖民母國的日本人),所以聲望不佳,現今的內地人,為公學校、警察官吏派出所、織布教師、雜貨店、木匠等人,在內地人之側,無有害之事。內地人的來往,絕大多是前去蕃地,狩獵、釣魚、看風景以及作為出差之官吏等等。雖然有郵便受取所和織布傳習所的地方,但這是屬於土人管理的一環。
此街過去有耶穌教會堂,因為沒有學者的緣故,信仰者的比例相當多,能聽到在禮拜日之時,手足繁忙的人員認真地訓誡以及吟唱讚美歌,信者的分布多數住在庄上,往街邊裡面信眾則為數不多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