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新店崇光社區大學 許智閔
安坑位於新北市新店區,然而「安坑」不是一個行政區名,卻是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地名。安坑舊名暗坑,是一個位在五重溪溪谷的聚落,以110市道安康路貫穿,連通新店市區與三峽兩地,與中和、土城、三峽三區相鄰,沿途主要有23個舊聚落名。
在漢人移墾此地之前,居住在此地的先民,生活圈概略以公館崙(公崙里)一帶為界,往中和方向為雷朗族,往三峽方向為泰雅族。清代乾隆年間開始,凡漢人要開墾此區,多需向秀朗社土目屬契約繳納番租,方得在此地開墾。
自清代當人們愈往山裏泰雅族生活圈領域開發時,秀朗社與當地漢人有著共同的敵人-泰雅族,面對泰雅族的出草與衝突,便協議在公館崙和內挖子佈屬番丁築起防線;日治時期,日本人殖民台灣,面對泰雅族造成的治安威脅,以及入山開發資源的利益,全面將民間隘線納入公有,並透過軍警駐守與巡山制度,擴大隘勇線防禦範圍,直至日治中期後,漢人、日人、原住民之間的衝突趨緩後,隘勇線才逐漸裁撤。
在劍拔弩張的時代,居住在安坑聚落的漳州籍漢人所需要抵禦的對象有泰雅族、泉州人、土匪,於是在聚落空間以及房屋的設計,有了「防禦」概念。這些為保衛家園而形成的防禦型聚落,遂有著任務名稱,如頂城、下城、木柵、頭城、二城、三城、四城、五城,城城相連庄庄相依偎。其聚落空間特徵與用途如下表:
特徵 | 用途 |
高密度居住宅 | 快速召集人群共同抵禦 |
巷弄狹小 | 降低群體進攻速度 |
道路不規則蜿蜒 | 創造容易迷失方向,便於進行圍捕的環境 |
屋牆設置銃孔 | 最後的武器防線 |
居高地 | 易於瞭望入侵者行動 |
聚落築牆或種植刺竹 | 聚落最外圍防禦工事,延遲入侵者進入居住區 |
在現今的安坑地區,我們仍可在從舊聚落內的空間及建築,看到過去那段緊張的移墾歷史,如錯綜複雜的下城聚落、車仔路聚落、二城潤濟宮石碑,四城十八公……等。
•清末到日治時期間,安坑地區漢人聚落緊鄰泰雅族生活圈,因此在交疊或相接區域,容易因為資源和開墾問題互相發生衝突。(地圖來源:<文山郡管內圖>,1932)
•下城聚落各房屋之間的小路以U型或S型交錯其間,易使人走不出聚落空間,達到先防禦後追捕的功效。(地圖來源:Google Map)
•車仔路聚落的建築以沒有規律的方式將房屋正面、背面交錯相對,搭配蜘蛛網狀的空間小路,在視覺上形成讓人迷失方向的空間設計。(地圖來源:Google Map)
•建築物面向與巷弄道路錯綜複雜的車仔路聚落,常見到一棟建築有多個門面。
•四城公墓內的十八公,立祠源於過去曾有18位漢人與泰雅族人發生武裝衝突而喪生,因不知其姓名與親人居所,遂安葬在此奉祀。後人也會將四城臨近無主奉祀的先人遺骨遷此同葬。
•二城潤濟宮在大正五年所立的石碑,敘述過去那段清代漢人與原住民衝突不斷的移墾史,以及信仰安定人心的力量。碑文節錄如下「茲我安坑內五張當未成莊以前,林密谷暗,山面一帶,兇蕃攀躆、風土未純,民履受困,咸謂不籍神力,不能安居樂業以保境而庇民乎?從茲假堂而尊三官大帝,始時當嘉慶年間,向後凡遇防番災厄,每禱必驗,莊民深信賴之,於是逐年實行四季福祭。……」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