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搜尋


安忠57園區植物記錄觀察 4/12
一、日期:111/04/12 12:30-16:30 二、巡檢地點:新店安坑安忠57園區 三、記錄撰寫人:黃淑麗 四、參加人數: 8人
1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山林古道中的天籟
新店崇光社大紫茵主秘在新店地方知識學座談,邀請藍天登山隊江啟祥隊長和劉憲宗建築師分享「漫漫四十年:淡蘭古道上江啟祥隊長與小土地公廟近半世紀的結緣」 江啟祥隊長四十年豐富的山林經驗,辛苦除草開路,重現許多隱沒在荒煙蔓草中的古道和遺跡...
31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烏來傳統織布-泰雅織布
上圖為尤佑蓓苓老師製作過程 【泰雅傳統織布文化】 原住民文化一直是台灣最珍貴的傳統文化,但是要保存並持續發展很困難。 社大為了能延續原住民傳統文化,於烏來開設了傳統織布班,讓現代人也能夠了解所謂原住民的技藝。 第一堂課,舉行拜師學藝的儀式,有三名學員代表,將準備好的小米酒、...
21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新店溪畔瑠公圳 紀錄片上映
繼去(2019)年社區報以瑠公圳為主題進行報導,今年度社大拍攝了一部記錄瑠公圳生態與生活的紀錄片,大家一起來聽聽居住在圳頭附近的居民的心得吧: 同時,社大正與台灣人權促進會合辦有關圳頭老屋的展覽及系列活動,歡迎一同參與哦! ▌展覽:我家門前有水圳,後面有鐵道 |新店崇光社大...
190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烏來南勢溪生態之旅 (三)
2020/6/20 周芳軍 烏來老街與森林 談烏來老街的形成,它形成較晚,緣自烏來發電廠的興建(西元1942年)與孝義、信賢、福山小林場的開發使然,在日據初期,老街上僅有官署台北州俱樂部(目前為泰雅博物館),公會堂(現為區代表會),其他建築物如烏來(警察)駐在所、烏來公學校...
46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烏來南勢溪生態之旅 (一)
2020/6/20 周芳軍 原民聚落與漢人 6月20日,二十四節氣夏至的前一天,崇光社大安排五校社大共學烏來南勢溪生態之旅,因參與成員多屬社大課程決策執行方面,所以在解說內容上有別於一般遊客,特別著重於人文與生態兩個層面,首先我們就烏來的地理區作一說明。...
57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烏來南勢溪生態之旅(二)
2020/6/20周芳軍 1895年日本入侵 到了西元1895年,台灣割讓給日本,日本總督府率兵進入原民區域,卻遭受原民頑強抵抗,其一乃原民與前清官署關係密切使然,其二,日據時期,日本總督府為取得廣大山林資源(樟腦與珍貴林木與水資源)對原住民管理,藉設立隘勇線逐步內圈,以致...
34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大坪林圳歷史巡禮(三)
沿著舊時的大坪林圳線路探訪,我們將會回到瑠公圳的源頭處,雖然大坪林圳在發展的沿革上與瑠公圳有許多不同之處,包括線路的位置、管理組織的變革等等,但仍與瑠公圳在地理上有相互交叉的位置。
257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大坪林圳歷史巡禮(二)
從開天宮起始,我們會進入較為緊密的住宅區域,不同於傳統農業時代對水圳的依賴與需求,在如今早已都市化的城鎮中,水圳多半已經為道路及住宅所掩蔽,隱藏於地底下,然而經過新店地方知識網夥伴們的走訪,仍能窺見水圳身影的一鱗半爪。
181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大坪林圳歷史巡禮(一)
圖/文 陳瑞益 當我們從人行為主的碧潭吊橋,往北二高碧潭大橋的車道前行,並在水岸往環河路轉進時,一定不會錯過瑠公圳的引水起點,看見樹木的豐饒姿態掩映牆垣,在步伐轉入小巷後,親臨瑠公圳的水岸步道,以及鏤刻在鐵板上的瑠公圳三個大字。...
335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瑠公圳散步下的日語俳句、台灣俳句書寫(二)
文、插圖/ 李哲宇(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碩士班在學) 慶德宮旁的圳溝段,即使隔著鐵絲網也能聞到薰天的臭氣。正巧有一隻乳牛花色的流浪貓從腳邊竄出;柔軟的身軀鑽過鐵絲網及雜草間的狹窄縫隙,敏感而纖細的嗅覺絲毫不畏懼撲鼻的臭味;乳牛貓走下樓梯在汙濁的溝渠旁曬起了太陽。附近咖啡店的...
214 次查看
0 則留言
Taiyalu 烏來深度之旅 (二)
文 周芳軍 清光緒二十一年(1895)六月十七日,日本樺山資紀總督在台北城舉行始政式,正是日本在台灣展開長達五十年的殖民統治,第一任的民政長官水野上任即言:開受番地為培養我國(日本母國)富野之要務…樟腦之製造、山林的經營、農業之增值、以至日本今之移往、礦山之開發等,無一不涉...
131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Taiyalu 烏來深度之旅 (一)
文 周芳軍 烏來區是新北市境內獨一的山地原住民行政區,全區面積有321.1306平方公里,包含忠治、孝義、烏來、信賢、福山等五個村落,原住民佔全區總人口數約百分之四十五,分別分布在除孝義以外的四個村落;因此在烏來做深度之旅,原住民歷史的發展為首要課題,以下我們分別從清朝、日...
216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用當代藝術作新店地誌
目前定居於新店的中生代藝術家蘇匯宇,今年獲得第十七屆台新藝術獎—視覺藝術獎殊榮,近年來更是受邀多個國際雙年展與影展,創作長期以錄像媒材探討大眾媒體如何影響我們自身,以及社會對於慾望的觀看與投射,影像中赤裸的身體讓觀眾看得無所遁形
142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新店風景.風景新店 (二)
翻譯 陳瑞益 二、翻譯自〈新店吟行〉, 1934-09-01,臺灣警察時報 近來警務局內,因為二三人之間燃起了俳句熱,所以有機會組成小型的俳句會。 在此之前七月二十七日的星期六,與島田兄相約新店吟行俳句,在退廳集合,並搭乘從文武廳到新店行的青色巴士。出了市郊之外,二期稻作的...
42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新店風景.風景新店 (一)
導言/翻譯 陳瑞益 導言 要追問著人在這片土地為何存在?又為何而來?這樣的疑惑不禁也試問著地方的過去,人在這片土在所擁有的歷史。或許我們曾從街談巷語窺知了歷史的一鱗半爪,又在繁華市聲中忘卻了記憶。筆者不自淺陋,從日治時期紀錄新店的文獻裡,將隱沒的文字再次介紹給心繫土地的人們...
55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瑠公圳散步下的日語俳句、台灣俳句書寫(一)
文、插圖/ 李哲宇(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碩士班在學) 手繪地圖/ 王櫻儒 沿著與北新路平行的瑠公圳路線,漫步十二張上的捷運瑠公公園。穿過爭食的野鴿群;經過玩耍的嘻鬧聲;通過林蔭的涼風吹拂,讓五官充分感受新店的四季後書寫下俳句:...
163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宛如一部公路電影
名影評人但唐謨的新店生活漫談 採訪/撰文 王振愷 今年擔任第五十六屆金馬獎決選評審亦是知名影評人的但唐謨老師,長期生活於新店安坑,此次專訪發生在繁忙的影展期間,他特別抽空開著車、帶著狗,引領筆者與讀者悠遊在他最熟悉的家園中。...
217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Destruction of New Taipei's Xindian Cemetery Risks Catastrophic Cultural Loss
本文經Morris先生授權轉載發布在新店地方知識網。 James X. Morris 是社大的好友詹雅晴一同進行墓葬研究的夥伴,這篇文章是他書寫記錄有關 #新店第一公墓 的評論專文。
48 次查看
0 則留言

淺談大坪林五庄與新北市新店區的開發
圖/文 劉憲宗 (建築師) 漢人在新店的開發,早期是從大坪林開始,時間約在1750年,那時候大坪林劉家祖先從唐山泉州安溪渡海來台,先到艋舺生活了一陣子,便試著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,但當時的艋舺已是北部漢人開發區的最大的都會,連大漢溪、基隆河沿線都已開發完成,不得已下只好深入新...
493 次查看
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